上海定氮仪价格
诚信指数 0
一站通留言 客户留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收藏此网站 MSN交流
网站首页
企业名片
企业介绍
产品列表
商业信息
企业新闻
客户留言
search 搜索网站中其它产品:
盘点甘肃省玉门市手机pos机加盟代理_服务商运营
一比多
您现在的位置:上海定氮仪价格 > 企业新闻
 
企业新闻
水行业,为何只有外资盈利?
发布日期:2009-01-05

国有供水行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已由过去不足2%下降为2008年的-1%以下,而外商依然维持了15%以上的收益率。是 “外资先进、国企无能”吗?
    像水这样的公用产品,与竞争性产品的市场定价方式不同,其定价严格受《价格法》的约束,即:价格调整首先要由物价部门主持的听证会征求消费者、经营者及各界的意见,达成一致后报省级物价部门核准,最后报城市政府批准施行。
    这原本是一项很好的制度设计,但在实践中遇到了两个十分棘手的问题:
    一是成本监审制度尚未建立,消费者对公用企业的成本上涨持不信任态度。
    如,2008年入秋,因煤价上涨过快,郑州等地的供热企业提出了调整热价的要求,但对成本公开的环节引起了市民的强烈质疑。在煤价上涨有目共睹的情况下,多数企业的调价要求遭到否决。这是应当引起市政公用行业正视的严峻现实。
    这不禁使笔者想起了一则“旧闻”:2006年11月,国家发改委、原建设部公布了《城市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(试行)》(征求意见稿),引起了供水行业的不同意见。然而迄今,该《办法》仍未正式发布,供水行业仍需继续努力。
    二是价格调整的步伐总是落后于市场的变化。
    当前,中国公用产品的全部经营成本都已实现了市场定价,在PPI和CPI持续上涨之际,为了配合各级政府重民生保稳定的要求,公用企业承受了空前的成本上涨压力。
    在法治化价格调整机制缺位的情况下,公用企业存在着价格调整动议难、听证难、施行更难的困境。南昌、沈阳、南海等地供水企业近10年没有调整水价,有的地方虽然通过了听证会,但在政府批准环节又被一再拖延,等到实际执行时,成本已然再涨。
    与面临窘境的国有供水企业不同的是,外资水务企业从不担心物价上涨。当前,历经两年多的物价持续上涨,国有供水行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已由过去不足2%下降为2008年的-1%以下,而外商依然维持了15%以上的收益率。是 “外资先进、国企无能”吗?
    实际上,外资盈利,不仅与他们进入中国水务领域的合作模式相关,更重要的是,它们在招商引资的政策条件下解决了产品定价的机制问题。
    如何建立产品价格和成本的联动机制,这都掌握在政府的手中。
    但由于部门利益的纠葛,水务产业链被人为割裂,供水企业深受其害。
    有宪政学者认为,中国在行政部门职权划分方面,倾向于以资产管理的便利性作为职权划分的依据,而忽略了行政管理对象之间的内在的联系性。水务市场的管理也是这样。
    目前,包括原水、供水、污水处理在内的产业链分属水利、城建和环保三个部门管理,部门矛盾已经是公开的秘密。在200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中,这一矛盾仍未解决。
    但部门分割带来的管理混乱则是现实的。以陕北某市为例,在市区已有一家供水企业的情况下,政府为了满足上级水利部门的要求,指示将该企业所属的部分供水资产划转给对方,人为形成了供水市场的冲突,并附带了原水的冲突;鲁中某市,在市内已有一家大型供水企业的情况下,有关部门又先后批准设立了六家供水企业,造成了当地供水市场的极大混乱。而自备水井的关停问题,则是困扰全国供水企业的共同难题。这些问题无不与部门利益有关。
    划小经营单位、增设多家机构,这与有的政府领导人沿袭的分而治之的治理观念有关,而不加区别的盲目市场化思路则为之提供了政策依据。更多情况下,则是部门利益的作祟。
    国有供水企业的上述困境,如果没有大胆的勇气、创新的思路和配套的措施,最后只能陷于外商的吞噬,或转求自身的“伪变”。
 
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


上海定氮仪价格   地址:上海浦东张江园区郭守敬路498号   邮政编码:201300
联系人:张会艳   电话:15901956070   手机:15901956070   传真:021-51010052
技术支持:一比多  |  免责声明 | 隐私声明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沪B2-20070060     网站Icp备案号:沪ICP备05000175号
<%---站点编号 ----%> <%---页面编号 ----%> <%---页面参数1 ----%> <%---页面参数2----%> <%---页面参数3 ----%>